您现在的位置 >
点击数:2040
学习体会
-----陈学海
今年有幸参加赵国仁老师主讲陈氏太极拳老架一路精品班的学习,他对太极拳的拳理拳法及套路的讲解示范,使我们对陈氏太极拳的招势复杂多变有了比较系统的了解。在课上经常讲练太极拳首先理解身体中正。练拳时百会领起,心清目明,身体中正,气血畅通,含胸松柔,满腔是空;蹋腰敛臀,气畅下行,开裆贵圆,根固枝荣,腹实心虚,中气贯通。练拳不可急欲求成,慢柔出细活,功夫长进快,全凭慢、柔、松。通过系统的学习对老架一路有了全新的认识,行拳走架有了很大提高。借此机会谈谈学习体会和感受。
1、站桩是太极拳练好太极拳基础。站桩的作用是增强对太极拳的整体认识。我们习练一段时间后发现行拳中上身不不灵活奏感差、招式学到但发力软弱无力等现象。是因为腿部支撑力不足,需要经常做马步桩、混元桩、定式桩练习,腰腿有功夫,上身就轻灵,手臂就越放松,脚下生根行拳走架将太极拳的灵巧流畅的特点就能体现出来。
2、松静圆活是练好太极拳的关键和基本方法,对于其它要领的掌握起着一定的保障作用。松,体松,是要保持全身肌肉关节韧带和内脏都处于自然舒展的状态,使其不受任何拘束或压迫。太极拳的松是舒松,不是松软无力,而是在自然活动稳定状况下,使某些可能放松的肌肉和关节尽量放松。但是,头部虚领顶劲和脊柱要保持自然正直,才能使躯干与四肢舒松自然的活动。总的来说,该松的一定要松开,该紧的部位也要保持自然状态,按照动作要求,务使姿势正确。
静,是心静。在练拳时思想上尽量排除一切杂念,无论简单动作或复杂动作,也不论姿势高低,心理上总须保持安静状态,使精神贯注到每个动作当中,这样就能使大脑思维专一,使局部单一动作引起的精神疲劳得到缓解和消除。由于利用意识引导动作,从而使呼吸变得均匀修长,使意识、动作、呼吸三者密切结合。取得全身上下内外兼顾的锻炼效果。
圆活,是指行拳时要自然,衔接合顺。臂部不仅要保持自然弯曲,下肢也要保持自然弯曲,重心稳定,似展非展,曲中求直,使动作圆活不滞。在动作要领上要特别注意以腰脊带动四肢活动,体会转臂悬腕,松肩垂肘。练到姿势优美处,恰似杨柳摆春风。
3、虚领顶劲,太极拳对头部姿势的要求是自然上顶,头颈随着身体的位置方向而转换。拳经讲,“满身轻利顶头悬”,就是要头部领起,周身关节放松,防止颈部肌肉硬直。
4、含胸拔背,太极拳要领说“含胸拔背”,意即行拳过程中,要避免胸部外挺,但也不要过分内缩。背部肌肉要随着两臂的伸展,尽量舒展开,同时,胸部肌肉也要自然放松,这就有了含胸的意思,背也有了拔的形态,从而免除了胸肋间的紧张,呼吸调节自然。
5、松肩垂肘,太极拳要求松肩垂肘,肩与肘两个关节要放松,并有意识的向下垂沉,伸展应适度。如果手过度的向前引伸,容易把臂拉直,达不到松肩垂肘的要求。过分屈肘,又忽略了向前延伸,形成夹肘现象。动作时,肩肘部要保持一定的弧度,这样才能做到连绵不断,松而不懈,稳而不僵。
6、腰为主宰,太极拳要求身体中正安舒,要做到这一点,腰部起着至关 重要的作用。拳经讲,腰为轴,刻刻留意在腰际。说明腰是身体转动的关键,对全身动作的变化、调整和稳定重心,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。
7、步随身换,太极拳步法的进退变换和周身稳定,两腿起着决定性作用。因此,要求腿部动作要正确、灵活、稳当。练习时应注意重心移动,脚的放置,腿的弯曲和步幅的大小等。总的来说,腿部活动要求松胯屈膝,两脚轻起轻落。前进时,脚跟先着地,后退时,脚掌先着地,然后慢慢踏实。横步时,先动脚尖、脚掌,后动脚跟,逐渐落实。行拳移动重心时,应该在脚朝前踏实后,膝盖与脚尖应保持方向一致,膝盖不能超过脚趾,后坐步时,注意腰、胯、膝放松,尾闾骨尽可能与脚跟相垂直。
以上通过学习的收获和体会,也是给自己提出习练要求,如有不妥之处,请各位老师及拳友批评指正。
天津市总馆咨询电话:13920493217 022-27428878
网址:www.tjtjq.com
地址:南开区宾水西道天津体育馆(大馆)二楼红票区
宝坻分馆咨询电话:29246655///1360211216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