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现在的位置 >
点击数:1708
由《心经》悟太极之松
张学岗
太极修炼,以虚静为主,讲求松柔,松、柔可谓太极拳之灵魂。那么松柔到什么程度才算松?又有先贤大师提出了“大松大柔”的理念和概念,也有拳谚说“一层功夫一层松,松到如水方为功”,功夫非到此境界,很难体会其松柔之境界。
一日行拳,正细细体会太极松柔之感,偶尔听及电脑播放的《心经》,有语曰:观自在菩萨,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,照见五蕴皆空。。。
闻听一个“空”字,霎时全身有松透之感,对太极之松顿时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悟。
“。。。是故空中无色,无受想行识,无眼耳鼻舌身意,无色声香味触法,无眼界,乃至无意识界。。。”
这段经文入耳,忽有一种“空无”“寂灭”之感,这段经文似乎道出了“松、静”的境界和法门。
“。。。依般若波罗蜜多故,心无罣碍,无罣碍故,无有恐怖。。。”
这段经文,又似乎道出了高手对决,因“无有恐怖”而“舍己从人”中的“从容不迫”、“大松大柔”。
事后细细思量,《心经》所述“空”结合师父平日教诲,感悟如下:
太极讲求松,松到“透”,“空”方为功。
每每听及人们面对高手时,摸上去是“空”的,如临深渊,进退两难,心生恐怖之极。
太极为何求松?不松、柔,僵力、拙力不除,僵力、拙力不除,整力不能出,不能以力胜。
太极之“用意不用力”,非不用力,而依整力。
“。。。空不异色,。。。空即是色,受想行识,亦复如是。。。 ”
松不透、不到空时,随时会有拙力、僵力出现,松到透,松到空时,僵力、拙力已无所依,合力、整力即出。
松到空时,方为“空灵”,望文生义,灵,神灵,神明,所依者,空。
拳论有言“由招数而懂劲,由懂劲而进阶神明”,由此,冒昧揣之,松乃太极真谛,松到空,方能进阶神明。
国仁太极拳俱乐部咨询电话:
13920493217 022-27428878
网址:www.tjtjq.com
地址:南开区宾水西道天津体育馆(大馆)二楼红票区
宝坻分馆咨询电话:29246655///1360211216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