太极感悟

太极感悟

您现在的位置 >

点击数:1549

太极养生也须重技击

张学岗

由于太极拳养生、延年、祛病功能强大,很多中老年拳友出于养生目的而习练太极,这部分习练者往往认为太极拳技击功能或技击的训练(太极推手、太极散手)是年轻人该重视的部分,中老年习练者只要练好桩功、套路即可,不必进行技击部分的学习和训练。个人以为,这种观念有失偏颇,太极拳修炼者须重视技击。

xgz.jpg

 

拳架是“练习”,技击是“检验”。

太极拳架养生功效的产生,很大一部分基于太极拳对全身松、柔与意念的轻、静的要求,有诸如虚领顶劲、含胸塌腰、松肩坠肘、屈膝松胯等原则和要求,也正是适合养气、经络运行、导引吐纳的养生要求,因此太极拳架、套路是否能够养生、养生的程度和速度如何,则取决于习练者的拳架、套路是否正确、准确、精确的符合和体现太极拳的这些要领和原则。

如果把平日的拳架视为“练习”,推手、散手可视作平日练习的“考试”和“检验”,甚至是提高,反过来有助于拳架的练习和提高。很多习练者觉得拳架练习已经很松、柔了,一搭手,就知道自己仍然僵硬的像根棍,处处僵硬,处处未开,处处受制于人,处处挨打,该动未动,不该动的乱动,妄动,教练讲授的所有的原则和要领已全然不顾,意味着拳架当中的松、柔远远不够,所谓的松、柔是一种表象,甚至是假象,养生功效远矣。因此,通过技击部分的反复练习,可进一步提高松、柔的程度,将习练的原则和要领练到身上,才能提高太极的养生功效,否则,则堕入“太极操”的误区,失去了太极拳真正养生的功效和功能、魅力,不但对养生无益,甚至造成关节损伤等问题。

拳架是“知己”,技击是“知彼”。

练拳架是“知己”的功夫,仅仅“知己”,而不“知彼”,是远远不够的。如果拳架只是“知己”,将意识放于己身或放空,体会松、柔,轻、静之感,而技击则需在“知己”的同时,更要把意识、意念放出,罩于对手之上,达到“知彼”的境界;面对对手的压力,对己身意识、意念的放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,能够继续放松、轻柔,达到“大松大柔”之时,“有人似无人”,粘黏连随,听拿化发,一气呵成。某位大师曾指出,拳架是练己之“阴阳”,搭手则己与对手互为“阴阳”,通过“知彼”,返归“知己”,方为完整“阴阳”。只注重拳架,是不完整的太极修炼,其健身功效亦远矣。

总之,太极拳习练者须重视技击,一方面参与技击的专门学习和训练,另一方面,将技击部分的内容更好的体现在套路中,行拳架时,“无人似有人”,更好的掌握太极要领和精髓,促进太极拳的修炼,更好的发挥太极拳的健身、养生功效。

没有技击功效、功能的太极拳,其养生功能黯然失色。

国仁太极拳俱乐部微信公众平台.jpg

 

国仁太极拳俱乐部咨询电话:

13920493217   022-27428878

网址:www.tjtjq.com

地址:南开区宾水西道天津体育馆(大馆)二楼红票区

宝坻分馆咨询电话:29246655///13602112168